乳山市乳山口镇:仁孝润心田 善举筑和谐
乳山市乳山口镇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其融入日常工作和生活点滴,通过一个个感人故事和一项项惠民举措,在全镇形成了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良好氛围,展现了新时代基层精神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
乳山市乳山口镇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其融入日常工作和生活点滴,通过一个个感人故事和一项项惠民举措,在全镇形成了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良好氛围,展现了新时代基层精神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
从玉米地被淹到花生、大豆受灾,传统秋粮在持续降雨中面临严峻考验。河南省人民政府官网10月16日消息指出,据省气象台监测,9月1日以来,全省平均降水量达349.6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2.6倍,创下196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同期之最。极端天气频发,正倒逼河南重新思考
金秋时节,肥城市汶阳镇浊前村旱稻种植基地迎来丰收季。金灿灿的稻浪随风起伏,农机手熟练操作着收割机,稻秆卷入机器,稻谷入仓,粉碎后的秸秆则同步排出还田,整个收割过程高效有序。据了解,旱稻又称陆稻,具有极强的干旱适应能力,全生育周期无需水田环境,可实现旱种旱管。与
该示范基地推行 “政府护航+农户管理”模式。政府免费提供稻种、肥料等生产资料,并组建农技服务队,从播种间距到水肥管理,从田间除草到病虫害防控,为农户提供“零距离”技术指导,全面激活农民种粮积极性。
最近几天,延庆区小丰营村村民忙着收割旱稻,晒谷场已经铺得满满当当,碾米机更是一刻不闲。今年,来自通州国际种业园区的旱稻种子,为这块曾经“种啥啥不长”的撂荒地,带来了久违的丰收。
“开镰喽!庆丰收!”10月24日,伴随清脆的锣声,“2025先农坛一亩三分地农耕体验季”拉开序幕。位于先农坛的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里,耤田飘香迎秋收。观众体验收割旱稻,品味农耕文化。
当人们的目光驻足于汶阳田翻滚的麦浪与挺拔的青纱帐时那悄然孕育的旱稻正以其沉静的姿态诉说着这片沃土的另一重丰饶金秋时节天高云淡 风送稻香在汶阳镇浊前村广袤的田野上连片的旱稻已然成熟金黄色的稻浪随风起伏勾勒出一幅壮美的丰收画卷农机手熟练地驾驶着收割机在稻田里往复穿
10月17日,武汉市江夏区五里界街道李家店村,湖北首个国审节水抗旱稻“琴旱优651”测产进行。经专家组实测,该片节水抗旱稻田平均产量为493.04公斤/亩。
金秋稻熟,沃野流金。在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赤石街道大安村,首批雨养旱稻实验田顺利完成收割。据统计,87亩实验田平均亩产约254公斤,大幅超越200公斤的预期目标,其中高产地块亩产277公斤,中等地块亩产253公斤,一般地块亩产226公斤,总产量达22093公斤
”南阳地头,一位包着花头巾的大婶踮脚往田里瞅,手机镜头差点杵进稻穗里。
金秋十月,北京市延庆区康庄镇小丰营村的520亩旱稻田翻涌着金色稻浪,空气中弥漫着丰收的喜悦,国庆中秋期间,以“康庄大道美 稻香庆丰年”为主题的旱稻开镰文化季拉开帷幕。这场集农事体验、非遗展演、田园美育于一体的综合性节庆活动,不仅展现了乡村产业升级的丰硕成果,更
2015年,中国来的农业专家悄悄进了村,没喊人,没搞仪式,就背了十几包种子,一本手写的小本子,几双沾着泥的胶鞋,他们不讲大话,蹲在田里看土,看虫,看水,三个月后,改了播种的日子,换了适合这里的稻种,第一年试验田收得不错,一亩地打了九百多公斤稻谷,不是碰巧,是中
本次活动不仅设置了开镰仪式庆祝丰收,还安排了碾米及蒸煮环节,现场即可品鉴新磨稻米蒸煮的旱稻米饭。此外,在以“旱稻含香”命名的大晒场,安排了旱船、高跷巡游等非遗与民俗展示,以及相声、戏剧等曲艺表演;在以“稻香小筑”命名的民宿内,布置了以勤劳的小丰营人为主题的摄影
在百亩稻浪包围的主会场,众嘉宾将挥下具有象征意义的“第一镰”,宣告丰收季正式启动!稻穗低垂,鼓声激昂,邀您亲眼见证来自大地的回馈!
近日,中国农业大学系列旱稻新品种现场观摩暨旱作稻业发展研讨会在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召开,现场展示了“中农大4号”“中农大5号”等旱稻新品种。120多名来自安徽、湖北、云南、海南、宁夏等省(区)的专家、企业和种植户代表参加观摩活动和研讨会,对我国旱稻产业发展面临的
29日,南太平洋的暖风拂过巴布亚新几内亚(下称“巴新”)东高地省省会戈罗卡,在离市中心三公里远的科米乌法社区,集示范、培训、生产、推广功能的中国援助巴新菌草旱稻项目永久性示范基地落成。这是中国与巴新减贫合作的又一里程碑。
一年多前,我在一场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社区实践的交流会上,第一次听说“气候友好稻作”这种模式。上个月,我跟来自四川攀枝花、安徽芜湖和黑龙江抚远的农友一起,去到云南思力生态替代技术中心(后文简称“思力”)在昆明、普洱和红河的项目地,了解这项技术在多样化的乡村场景下如
今年,汉源县的4万亩水稻“家族”再添新成员——旱稻。引进的旱稻分别在汉源前域镇、九襄镇的4块农田中试种,总面积达10亩。试种效果究竟如何?近日,记者进行了实地探访。
整片景观田由700亩林地和130亩基本农田构成。设计团队以“空中观看”为核心视角,运用红、紫、黄、绿四色旱稻,勾勒出灯笼等国庆元素,寓意喜庆祥和、国泰民安。
“今年是我们村示范种植旱稻的第二年,为了在村里顺利推广旱稻种植,村党总支充分发挥党建引领示范作用,我家就带头种植了9亩旱稻。旱稻种植优势显著,省工省时,播种后定期施肥即可,一个人就能轻松打理。从目前的长势来看,每亩产量可达500公斤,丰收在望。”芒腊村党总支书